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「在(夜晚的)第一個波茹希[三小時時間],他[僧侶]應該學習;在第二個,他應該打坐;在第三個,他應該離開睡眠;在第四個,他應該再次學習。」第廿七課,審思「有一位上座,[耆那教學派領袖]暨伽那陀羅[深諳正道者],博學聖人加爾加。這位伽那[耆那教學派]領袖曾審思如下: […]『有的[弟子]非常重視他們的成功;有的非常重視美味菜餚;有的非常重視他們的舒適;有的長期心懷瞋恨。』『有的[弟子]不願意乞食;有的怕辱罵並自視甚高;我(如何能)用理由和論據說服他們(?)』『(壞弟子)提出異議,並指出(想像的)困難;他經常違背尊長的話。』『(若被派去見一位女士,他會說):「她不認識我,她不會給我任何東西;我想她會走開的;派其他僧侶去吧。」』『如果被派去執行任務,他們不按吩咐行事,而是在自己喜歡之處閒逛;或像國王的僕人一樣離開,他們(在與人談話時)皺著眉頭。』『在他們接受了指示,被允許進入教團,並得到飲食的滋養後,他們就如羽翼已豐之雁四散而去。』現在[…]加爾加[…]想:『我該拿壞弟子怎麼辦呢?我已心灰意冷了。』[…]我如是說。」